数学三招,招招破高考(每周一、三、五更新新篇)18.10.15

作者:本质教育 魏旭东

本质教育高考数学破题解析开课啦!!!

每周一、三、五更新新篇,将会从18年高考开始,致力于用三招将高考数学中具有代表性的题逐个击破。

本质教育高中数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,提供思维能力,打破固有的刷题和死记硬背模式,让学生冲刺高考数学的140+。

本质教育高中数学网址:本质教育高中数学

数学三招:翻译、特殊化、盯住目标

翻译:文字、数学语言、图形,将题目中出现的这三者进行合理的相互间转化。

特殊化:根据题目或者选项的限制条件,取一些特殊值或特殊的式子,寻找特殊规律,再推及一般规律,在高难度的题中可以用特殊化进行猜想。

盯住目标:紧盯目标,联想相关的定理、性质、公式,与题目已知联系起来,进行解题,在难题中有时候也可以用盯住目标联想公式进行合理猜想。

三招虽然简单易懂,但是如果要熟练运用,难度还是很大的,所以,也就有了我们本质教育高中数学。

 

2018.10.15更新

(过于简单的题目不再赘述,这里我们只选取稍微凸显思考的题)

试卷第18题

某工厂为提高生活效率,开展技术创新活动,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,为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,选取40名工人,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,每组20人,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,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,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(单位:min)绘制了如下茎叶图:

(1)根据茎叶图判断哪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?并说明理由;

(2)求40名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m,并将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超过m和不超过m的工人数填入下面的列联表;

(3)根据(2)中的列联表,能否有99%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?

 

三招破题

(1)盯住目标:根据茎叶图判断哪种生产方式更有效率,那我们的关键是翻译茎叶图,获取有效信息。

翻译:茎叶图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?是不是中位数、平均数以及数据集中性,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把这些东西翻译出来,然后通过这些信息判断效率。

第一种:平均数: \bar {x_1}=\sum_{i=1}^{40}{x_i}=84 ,集中性:75%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时间至少80分钟,中位数:85.5

第二种:平均数: \bar {x_2}=\sum_{i=1}^{40}{x_i}=74.7 ,集中性:75%的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要时间至多79分钟,中位数:73.5

综合以上信息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:第二种生产方式更有效率。

(2)盯住目标:统计两种方式各自超过与不超过m的工人数,而m是什么,是40名工人工作时间的中位数,则我们目标是找到m和动动手指头去计数。

找m,m是第20位+第21位再除以2即可,故m=80。

然后填表:

 

(3)盯住目标:看到这个标题,我们的目标是不是根据数据代入 K^2 的式子计算,然后根据题中已经给出的 K^2>k 进行判断。

K^2=\frac{40\times(225-25)^2}{20\times20\times20\times20}=10>6.635

P(K^2>k)=0.99 ,则有99%的把握认为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有差异。

 

(简简单单的盯住目标和翻译就能毫不费力的拿下这很多人惧怕的12分)

 

欢迎关注我们的连载,学习数学三招的思维

欢迎关注本质教育公众号:EssenceEdu

我们开设有网络录播课和VIP保分网络直播课

欢迎添加客服老师微信咨询:JeromeCjFeng